楚天都市報
4月,在海拔3200米的西藏昌都市芒康縣覺巴山,桃花匆忙地開,又匆忙地謝。
“沿著高速看中國·極目中國萬里行 ”采訪團隊到訪芒康縣時,一座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覺巴山大橋和隧道,正悄然從桃樹林上穿過。
這是筑路學(xué)徒尼瑪多吉,第一次參建的雪域公路。
28歲的尼瑪多吉,是個來自西藏察隅縣的藏族青年。在實驗室完成混凝土實驗,也會跟著師傅在工地上做各項檢測,面對略顯乏味的工作,尼瑪多吉每天都充滿干勁。還記得上小學(xué)時,當(dāng)小貨車順著村口新修的公路,為尼瑪多吉帶來美味的餅干和可口的飲料,他心里就埋下種子:修公路真好。
這是筑路工人王高明,退休前修的最后一段公路。
58歲的王高明,在修路的工地上待了大半輩子。從東北到福建,從內(nèi)蒙到西藏,這個來自四川廣安的漢子,足跡幾乎遍布全國。開過挖機,拌過水泥,也曾受傷骨折,站在剛剛完工的覺巴山大橋上,王高明笑著說,這輩子修了20多條公路,如今又多了一條“雪域大橋”。
這是筑路經(jīng)理吳海宇,備感自豪的一次使命。
作為中交二航局覺巴山隧道項目經(jīng)理,吳海宇深知覺巴山隧道意義重大。覺巴山被稱為川藏線第一險的山,這條從瀾滄江峽谷陡然升起,從峭壁中挖出來的公路,隨著今年底覺巴山隧道的完工,不但天塹變通途,還能為途經(jīng)此路段的車主節(jié)約近一個小時的車程。
這也是覺巴山上,百余名筑路人,用汗血打造的一條天路。
來自五湖四海的筑路人,忍受著高原反應(yīng)帶來的頭痛和滿面紅暈,用轟轟烈烈的熱情,讓山巔濺起碎石,鋪成寬闊平坦的道路。對雪域高原筑路人,吳海宇心生敬佩,尤其是一大批來自湖北的筑路人,扎根于此,為這條天路奉獻了堅強的力量。
也許,人們并不會知道,那些已經(jīng)刻在覺巴山大橋和隧道里的故事,但是當(dāng)車行自此,他們一定會忍不住從車窗里扔出來聲聲驚嘆。
圖/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文/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治濤 汪亮亮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1-04/18/content_1374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