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世界最繁忙的海域上,一個世界級的跨海集群工程,正在修建。這就是總長24公里的深中通道。它超過三分之二的工程是橋梁。工程師們用最新的材料和技術建造全球跨徑最大的海中鋼箱梁懸索橋,啟用全亞洲起重能力最強的超級裝備,完成巨無霸箱梁的架設,不斷延展的超長橋梁如臥波長虹,一旦建成,將成為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又一個工程奇跡。
【解說】粵港澳大灣區(qū),是全球物流往來最密集的區(qū)域之一。每年數(shù)十億噸的貨物在此流轉。中山,是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這里經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急需更完善、更現(xiàn)代化的交通助力。
【解說】中山自古就是魚米之鄉(xiāng),原產于中山的脆肉鯇魚,引起肉質緊實,味道鮮美而廣受青睞。每天有至少有20輛滿載脆肉鯨魚的生鮮冷鏈車,來往于中山和深圳之間。
【同期聲】冷鏈物流公司司機 李小軍。今天路況的話,車流量稍微有一點多一點點,如果按正常的話我們3個小時就到了,如果說車流量大的話,就要耽誤兩個小時左右。
【解說】珠江口西岸的珠中江和東岸的深莞惠是粵港澳大灣區(qū)的兩大經濟最活躍城市群。如今,一條緊密連接起珠江口兩岸城市群的深中通道正呼之欲出。
【解說】從中山的馬鞍島啟程,一路向東,工程師們建起長達17公里的橋梁。跨越伶仃洋上兩條繁忙航道,通過西人工島進入海底隧道,穿行6.8公里,直抵深圳前海。作為深中通道最重要組成部分的伶仃洋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在建跨徑最大的海中鋼箱梁懸索橋。
【解說】伶仃洋大橋的船舶通航凈高是76.5米,為全世界最高。距離海面26層樓的高度,足夠容納兩艘上下疊置的泰坦尼克號。然而問題也接踵而至,要實現(xiàn)這樣的通航凈高,就要在伶仃洋上建造兩座更高的大橋主塔。
【解說】中國工程師自主研發(fā)的一體化智能筑塔機此時大顯身手。7400噸預制成型的鋼筋,5萬立方米的混凝土,48次的澆筑,僅用一年的時間,這座90層樓高的主塔便拔“地”而起。
【解說】熟悉懸索橋建造的人都了解,欲架懸索,先走貓道。這兩條3公里長的空中走廊就是貓道。它凌空飛越航道,連接伶仃洋大橋東西兩邊的主塔和錨碇,是高空施工作業(yè)唯一的落腳點。在主纜架設過程中,貓道必須承受住超長主纜索股的全部重量。
【同期聲】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技術主管 張宏偉:
單根索股是重85噸,我們?yōu)榱丝紤]它的安全性,它的系數(shù)是3倍,大概是255噸,就相當于有32頭大象走在這個貓道上,它都可以保證它(們)的安全。
【解說】主纜是懸索橋的脊梁,也是橋梁的生命線。8.5萬噸重的橋體要靠它獨力吊起,而且還要確保將來汽車在近30層樓高的橋面上平穩(wěn)行駛。很難想象,要在至少100年的生命周期里承擔起如此沉重負擔的主纜制造,卻是從鍛造一根細細的鋼絲開始的。
【解說】2060兆帕是世界橋梁建造史上在大直徑鋼絲中首次應用的最高強度級別。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要從每一根鋼絲開始。向鋼絲強度的極限發(fā)起挑戰(zhàn)。這一卷卷的鋼盤條,只是伶仃洋大橋一根主纜的原材料,總重13000噸。對待這些堆積如山的原材料,工程師們的做法和拉面師傅如出一轍。通過9次不同力道的拉伸,使鋼盤條就像面條一樣,直徑由13毫米變?yōu)?毫米。和拉面不同的是,鋼盤條經過特殊工藝拉伸變細后,它的強度不但不減,反而遞增。
【解說】伶仃洋大橋的主纜就以這樣的鋼絲為基本單元構成。127根6毫米的鋼絲組成一根索股,再由199根索股組成主纜。它的直徑為1米,強度足以承擔起15萬噸的重量,這相當于5000條30噸重的座頭鯨重量的總和。
【解說】今天的主角是伶仃洋大橋第100號索股。270米高的主塔上,工程師們已經為主纜架設忙碌了兩個多月。
【同期聲】技術人員:東塔,東塔,應力方面檢測一切正常。好的,收到。
【同期聲】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副總工程師 蔣明鵬:主纜架設就是我們整根索股通過牽引系統(tǒng),牽引著它的錨頭然后從一端牽移到另外一端,然后完成提升、橫移,入鞍、入錨的一個工作。
【解說】七月的伶仃洋上空驕陽似火。正午時分,3公里長的貓道上,只有幾名工人在主纜索股架設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如此重要的施工現(xiàn)場卻幾乎不需要人工,這得益于技術團隊所開發(fā)的這套智能化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
【同期聲】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副總工程師 蔣明鵬:我們塔偏正不正常?
【同期聲】項目技術人員:現(xiàn)在塔偏在11到12毫米左右,也是在我們的設計要求之內。
【同期聲】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副總工程師 蔣明鵬:
智能化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里面,它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哪個地方有問題,然后我們通過我們定點的人員及時就近地進行處理,這樣減少了我們人員在高空以及酷熱的環(huán)境下來回奔波的情況。
【解說】安裝在拽拉器上的高清攝像頭和傳感器將影像和信號實時傳回中樞系統(tǒng),代替了人工,使得施工效率得以極大提升。經過不到兩個小時的拉拽,第100號索股順利入錨。至2023年6月,深中通道17公里長的橋梁將全面貫通,中國工程師們再一次用智慧和汗水改變了伶仃洋的面貌。
【解說】從一根細至毫米的鋼絲,到一條全球跨徑最大的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主纜,再到橫跨伶仃洋的超長海上橋梁,中國工程師握筆揮毫,在世界東方的黃金內灣里描繪出一道絢麗奪目的臥波長虹。這一道長虹注定將成為下一個人類工程奇跡。而在中國工程師的心目中,這場創(chuàng)造奇跡的旅程還遠未結束。